2020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发布日期:2020-09-07 字体:【

县统计局

2020427日)

 

今年一季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下滑明显。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市工作部署,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恢复正常

一、1-3月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规上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7.3亿元,同比下降56.4%,比2月份提高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54.1%,比2月份提高7.9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四,排位与2月份相同。

固投:固定资产投资下降83.6%,比2月份下降4.1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六,排位比2月份回落2个名次。

贸易(社零):进出口总额完成3594.2万元,同比下降38.4%,2月份下降237.8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六,排位比2月份回落5个名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58亿元,下降35.9%,比2月份下降1.2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一,排位与2月份相同

财政金融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1亿元,同比下降48.42%,比2月份下降20.75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四,税收占比72.2%,全市排名第三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299.03亿元,同比增长9.5%,全市排名第三。

两项收入:根据一季度样本调查,预计我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02元,同比下降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6元,同比下降10%。

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市统计局暂时没有反馈,以县发改局计划数据为准。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正常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一是市场萎缩,订单流失。由于湖北属于重灾区,疫情期间工业企业不能正常开工生产,随着全球疫情日益严重,外贸订单流失突出。如星火原实业有限公司因外贸订单大量流失,减产20%以上,创盛光学有限公司因外贸订单流失大幅度减产,还有我县劳动密集型的鞋业加工厂(作坊),因缺少订单而没有开工或开工不足。二是生产、运输成本增加。受疫情影响,企业的用工成本、防控成本、人工成本增加物流成本也在增加,如玉龙机械,以前原材料都是供货方直接发货,而现在需自己租车到供货方工厂拉货,导致物流成本增加。同时,部分企业的上游原材料生产厂家未完全开工,因此原材料价格上涨严重,是资金周转压力大。疫情期间企业不能正常开工生产,特别是中小企业,因本身抗风险能力较弱,疫情导致不少企业防控、用工、物流、融资等刚性成本大幅上升。加之市场订单流失,无新资金流入,企业资金周转出现较大困难。

2、消费需求受到抑制。住宿餐饮企业,面临经营困局。疫情暴发时间临近年底,各餐饮企业正纷纷推出预定年饭节假日聚餐活动,停止营业后,直接造成餐饮企业的原材料浪费、损失。住宿企业,普遍无法正常营业2-3月份我县住宿业除隔离点外,几乎没有业绩,批零销售等服务业不容乐观虽然疫情高峰已过,各地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基本清零,交通和人员管制已经取消,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经营场所也在有序开放,但对大部分群众来说,并不是必需品的东西消费较少,都有着留点钱作为急用,都有“留一手”的心态特别是外出旅游的人数大大减少,导致汽车、汽油、旅游等行业损失惨重,特别是旅游业,我县2-3月份旅游收入是空白。房地产销售,面临窘境。元至3月,我县房地产销售面积为2.4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6.22%,2月份为0平方米,3月份为0.4万平方米,全靠1月份数据支撑。一季度本是房地产销售旺季,受疫情影响,房地产企业无法正常经营,陆续开工后,部分居民外出务工,购买主体相对减少,加上在目前工作不好找的前提下,部分居民认为买房子还贷的压力太大,所以疫情还影响了居民购买房子的信心

3、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固定资产投资下降83.6%,除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1.2%,比2月份提高9.8个百分点外,开发区投资、第一产业投资、第二产业投资、第三产业投资与2月份相比不升反降,分别下降22.3、10.1、3.9、5.1个百分点。本年施工项目个数76个,同比下降64.0%,其中开发区项目13个,新开工项目6个,开发区项目、新开工项目同比下降58%、66.7%,与2月份相比下降1.3、16.7个百分点。

三、推进工作的相关建议

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一是财政部门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奖励性资金支持力度和经营性贴息贷款资金帮扶力度,给予因疫情需要而采取扩产、转产、新建等企业奖励资金支持。二是金融部门要降低企业信贷门槛,不打折扣地落实中央、省、市相关政策措施,切实解决企业现金流短缺困难,让企业最大限度发挥生产潜能,把疫情对复工复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2、优化复工复产流程。一是打通企业在用工、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保障方面的难点、堵点,切实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实际困难。二是持续优化办事流程,大力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实现复工复产等相关事项网上办理,为复工复产复市提供便利条件,为全面复工复产复市营造良好环境。

3、加大就业创业服务力度。一是指导县内企业做好员工返岗和异地务工人员引导工作,促进农民工等群体返岗就业。二是加强与外地企业合作,结合企业用工需求,顺应市场需求提升劳动力技能。三是创造好的营商条件,鼓励和引导外地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为创业人员提供完善的创业政策咨询与指导。

4、促进农民增收多元化。一是大力探索推进“农工融合、农商融合、农旅融合、全产业链融合”等多种模式,使农业、加工、流通、服务有机结合,形成“接二连三”产业链,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二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开发利用农村资产资源,推进土地流转、合作经营、资产入股,使农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财产“红利”。三是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健全困难群体收入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标准,扩大保障范围,筑牢民生底线。 

 


  • |
  • |
./t20200716_2152925_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