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009号提案主办工作的意见
索引号 : K26422872/2025-25264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单位: 通山县农业农村局
名       称: 关于对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009号提案主办工作的意见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29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关于对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009号提案主办工作的意见
朱元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步伐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提案》收悉。提案中精准分析了我县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存在的布局规划不完善、产业特色不鲜明、产业链条不健全、产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规划引领、品牌建设、“双招双引”、人才培养等建议,内容翔实、对策务实,对于我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依托区位与资源禀赋,紧抓政策红利,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主线精准发力;以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为核心,夯实乡村产业振兴根基;紧扣农业产业现代化方向,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能;着眼农业产业新技术应用,加速推进品牌化建设;立足农业产业社会化发展,持续强化服务保障能力。
一、紧扣规划引领,推动融合升级。
我们以县域国土空间规划为总纲,统筹衔接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加快修订完善了《通山县县域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推动“多规合一”落地见效。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分类思路,立足不同乡镇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发展定位,重点围绕粮食、特色水果、畜禽、水产品、蔬菜、茶叶等优势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大力推动农业与加工、旅游、电商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等新业态,促进农业从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
二、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形象。
依托我县农旅资源优势,加强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持续培育壮大大畈枇杷、慈口蜜橘、闯王砂梨、九宫山茶、雪顶乌龙等公共品牌,推动农特产品由“吃得香”向“卖得好”转变,让通山“土特产”更有辨识度、更有竞争力。积极组织开展“二品一标”认证工作,2024年新认证绿色食品6个,有机食品4个,2025年新认证绿色食品6个,目前全县“二品一标”产品共有45个,其中绿色食品35个,有机食品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2024年,世胜茶叶合作社生产的半手工碧螺春荣获第九届亚太茶茗大奖银奖、雪顶茶青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闯王砂梨”成功入选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天宇芸香”山茶油在湖北省十大最受欢迎的森林食品评选中名列前茅。连续成功举办七届大畈枇杷节活动,助力“大畈枇杷”品牌塑造,全面展示大畈枇杷特色小镇建设成果及通山枇杷产业传统特色。通山县大畈镇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024年1月,通山县闯王镇汪家畈村被评为湖北省第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三、深耕“双招双引”,实现链条升值。
聚焦茶叶、楠竹、水果等特色资源,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重点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的精深加工项目,推动资源就地转化增值。2024年争取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试点项目一个,项目资金1500万元,用于支持湖北山林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升级改造茶多酚提炼、咖啡因、茶多糖生产建设厂房、无菌无尘标准车间及配套生产服务设施,进一步延伸茶叶产业链条;实施产业强镇二期项目,支持湖北臻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20万元新建枇杷冻干生产线、枇杷冰激凌生产线各1条;支持振南竹制品厂20万元建设新型环保竹地板生产厂房一个。2025年成功申报湖北省通山县湘鄂赣根据地核心区产村融合发展乡村振兴项目,该项目已通过评审,争取项目资金5000万元;争取到世行贷款湖北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安全、可持续、智慧农业)项目通山县子项目,贷款总金额3000万美元(约2.1亿元人民币),用于产业发展;申报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资金210万元,用于油茶加工设备升级与更新,进一步提升山茶油的品质。2025年第一批中央财政衔接资金计划产业发展项目1788万元,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我县产业呈蓬勃发展良好势头。
四、聚力人才培养,激活创新潜力。
健全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实施乡村振兴带头人“头雁”工程、高素质农民培育等项目,培育农业产业领军人才、高素质农民等300人以上。继续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和“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持续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鼓励引导更多优秀大学生扎根乡村成长发展。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支持各类培训机构根据返乡创业意向、县域特色和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技能+创业”“劳务品牌+创业”等定制化培训,多途径提升返乡人员创业能力。2025年计划完成各类培训3000人以上,今年全县已开展创业培训班4期,培训人数132人。实施“柔性引才汇智计划”,柔性引进“产业顾问”“科技副总”“科技特派员”等专家教授到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工作,将先进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激发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下一步,我们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细化落实举措,加强统筹协调,逐步破解资金、土地、人才等瓶颈制约,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取得新成效,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全县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通山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