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62号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 K26422872/2022-34523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单位: 通山县林业局
名       称: 关于对县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6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2年09月23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方显罡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壮大林特加工提升林业效益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代表这一建议提得很好,对于加快全县林特产业发展,带动林农就业增收,助推林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代表提出的建议,县林业局高度重视,组织专班进行专题研究,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通山县地处鄂东南幕阜山脉北麓,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属湖北省重点林区县。全县国土总面积为363.13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72.64万亩,占75.1%。森林覆盖率66.51%,森林蓄积量474万立方米。全县竹林面积48.7万亩,占全省楠竹林面积的20%,位居全省之首,楠竹立竹量7956万株。油茶面积26.5万亩,曾被列为全国油茶基地县之一,历来享有 “油茶大县”的美誉。2021年全县林业总产值31.67亿元。
一、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通山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县委县政府2022年5月21日印发《通山县推进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意见》(通发〔2022〕4号)文件,出台枇杷、橘橙、茶叶、油茶、中药材、楠竹“六大”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建立“一名县级领导领衔、一个牵头单位负责、一套工作专班推进”的工作机制,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工作重点、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
二、统筹政策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县政府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000万元,对六大产业精深加工、品牌培育、市场营销等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同时针对香榧、砂梨、淡水养殖等达到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比照六大产业扶持政策适当予以支持。同时对相关经营主体在创业融资、贷款贴息、涉农贷款担保和规费减免等重点方面提供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
三、加大招商引资。近年来,县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一直在宣传推介我县林产品深加工项目,现已编制油茶产业发展项目、楠竹基地建设项目、野山菜、野生植物饮料开发等12个林特产品加工推介项目,先后在省市县多层次大型活动上宣传推介,并组织相关部门赴浙江安吉、湖南桃江等地学习竹产业发展先进经验。现每年约接待20批客商来县洽谈林特加工项目,目前已成功签约投资3.5亿元的太平山香榧基地项目、投资1亿元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
四、打造林业品牌。按照六大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结合林业实际,重点打造枇杷、油茶、楠竹、香榧等以下林产品品牌:
1、枇杷产业。抓好枇杷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工作,扩大枇杷种植规模,主要沿国道、省道、核电路两侧,高标准新建精品枇杷园1万亩,对当年新建集中连片100亩以上,且成活率达85%以上的精品园,分三年每亩给予补贴1000元。支持八福康等枇杷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成长型小微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培优“隐水枇杷”区域公共品牌,强化品牌创建和产品营销弱项。
2、油茶产业。着力培植油茶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打造“天宇芸香”“唐老农”通山区域品牌,提升通山油茶产业的综合效益和市场占有率。
3、楠竹产业。建成精品竹工业品“建筑材料、文化制品、生活制品、饮料食品”聚集地,鼓励分散、零星的各类竹加工企业抱团发展,引进和培育楠竹加工龙头企业,以高品质、高工艺、高档次的森工、家具、板材、艺术、雕刻等一体化、系列化精深加工为重点,构建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全产业链,全面提升竹产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开发竹文化旅游,整合大幕山、洪港沙店、九宫山等地竹海风景区,建设通山竹林生态旅游核心区,打响“竹海旅游”品牌。
4、香榧产业。我县通过实施“商标富农”工程,推出了一批名声响、品质优、效益高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通山县香榧产业协会的“通山香榧(果)”“通山香榧(树木)”成功荣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鼓励支持创建品牌,目前我县已成功注册“师姑台”“九宫榧”“仁德善水”三个品牌;支持湖北昀泽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功申报“湖北省休闲农业重点园区”。2020年11 月邀请咸宁市局知识产权科、信息与标准化所相关业务人员到我县现场指导地标协会换标工作。“通山香榧”在 2021年7月 28日成功换标。
同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林地套种中药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培育“幕阜药谷”区域品牌,不断提升通山中药材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感谢代表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今后请您一如既往,对我们的工作进一步监督,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切实履行职责,认真做好林业各项工作,为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工作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