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山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 : K26422872/2021-38557 文       号 :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通山县发展和改革局

名       称: 关于通山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24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1-11-24 09:13:50


关于通山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一、2021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今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科学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抢机遇、拼项目、优服务、促生产,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

从计划执行情况来看,1-9月份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4.59亿元、同比增长17.4%,预计全年可完成155.5亿元、同比增长16.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3%,预计全年可完成增速1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4%,预计全年可完成增速1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63亿元同比增长32.1%,预计全年可完成76.9亿元、同比增长1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37亿元同比增长17.9%预计全年可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33.1%进出口总额预计可完成4.32亿元、同比增长73%预计全年可完成5亿元、同比增长4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86、同比增长16.1%,预计全年可完成29736、同比增长10.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58、同比增长17.7%,预计全年可完成13845、同比增长10.6%。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经济运行加速回补,呈现全面恢复、快速增长、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

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现代农业基础稳步增强大力开发特色农业,聚焦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设施化,新建高标准农田1.75万亩,新增特色种植基地4.13万亩;完成春播38.4万亩,建成万亩玉米带5个、千亩春玉米示范片6;大畈枇杷、南林砂糖桔、燕厦白茶3个投资过亿项目稳步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75亿元,同比增长11.2%强化科技支撑,组建新农机产业发展研究院与省农业机械工程设计院开展签订产学研合作筑牢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

(二)新型工业结构逐调优工业规模进步扩大,新增规上企业10家,南林工业园机械装备产业园引进企业16家,实现满园进驻。新能源产业布局加快,投资百亿元的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启动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北控光伏、中广核光伏二期等5座光伏电站建设。高新产业逐步壮大,完成工业技改29家、投资15亿元,星光玉龙机械与中车集团牵手合作,达成特种车辆产业转移项目合作意向骨干企业、高新企业产销两旺,星光玉龙机械生产订单排满全年产值同比增长59.6 %永强富产值同比增长122.6%中广核风力发电产值同比增长36.1%

(三)全域旅游建设进步深化。全域旅游综合开发加快推进,加强与鄂旅投、中林森旅等业内龙头合作,九宫山提档升级、富水湖综合开发等文旅项目加快推进,龙隐山、富水湖渔趣乐园等一批新建景区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新打造龙隐山、果匠小镇、香榧小镇等3A级景区。接待游客1478.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2.04亿元,分别增长36.6%71.4%

(四)商贸服务市场多元发展传统消费市场平稳增长,额以上企业7,总数达67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63亿元,同比增长32.1%,全市排名第3位。新型消费业态阔步推进,组织农特产品参与、进驻本来生活、全国网上年货节、天助网“通山有礼”等各大电商平台开展、对接名特优农产品直播活动10余场。促进外贸政策成效明显,与13家企业签订外贸服务协议,落实出口奖励资金156万元完成外贸进出口4.32亿元,同比增长73%,增幅排名全市第1

固定资产投资势头强劲。申报中央、省预算内项目49个,总投资34.46亿元,申请上级补助资金23.18亿元,到位资金8615万元。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69个,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亿元以上项目16个,到位资金84.96亿元。新增入库项目110个,完成投资109.1亿元,同比增长21.06%,占年度计划任务86.6%。其中亿元项目22个,5000万以上项目15个,5000万以下项目73个。列入省重点项目1个,总投资77亿元,已完成投资10亿元。列入市重点项目20个,总投资36.16亿元,已完成投资31.7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88.1%。纳入县重点项目90个,项目总投资2051.7亿元。

(六)乡村振兴衔接提质扩面。始终把试点示范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和先锋战。一是建设试点试验示范区。抢抓入选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县机遇,争取中央资金1.5亿元,加快实施核电公路沿线通羊、大畈2个乡镇12个村试点试验区建设,计划通过三年试点,将沿线村弯打造成跨区共享、核环带动、产业聚集的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二是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实施香榧小镇”“枇杷小镇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启动建设泉港、界水岭、畈中、西庄、中通、南林、硚口、大竹等8个示范村。三是启动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在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五年启动基础上,以8个示范村和35个整治村为重点,新增5条、120公里整治线,以187个行政村、20个城镇社区为中心,实现村组、自然湾串点成线、串线成面

(七)营商环境建设全面推进一是全面落实清减降公共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压减75.7%联审联办审批服务减少办理环节70%,提供材料清减24.2%,减少群众跑动次数77%二是全面提升审批效率。完成县政务服务中心改扩建,实现审批事项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完成全县12个乡镇207个村(社区)全部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一网通办三是全面兑现惠企举措。深入开展大走访、大督查、大落实服务民营企业活动,全面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降成本20项措施;组织银企对接”“民营企业座谈会活动,发放助企贷款13.8亿元,减税降费2531万元。

(七)社会民生保障持续改善。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38公里,改造公路桥梁95座,完成209省道界水岭至山口段大修工程,加快推进马桥至洋湖公路、板桥至富有公路、绕城北路等一批交通设施项目二是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完成城市防洪排涝、黑臭水体治理、城市内涝、老旧小区等系列改造工程。11个小城镇启动擦亮小城镇建设,创建省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村20三是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持续优化校点布局,撤并教学点112个,完成一中初中部教学楼、犀港小学改扩建和景元小学、厦铺幼儿园“民转公”,建成天下阳光幼儿园,新增学位3000个。县中医院、通羊镇卫生院完成整体搬迁,实施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县级医院3个核酸实验室投入使用。四是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126.7万元、城乡低保金5920.82万元、残疾人补贴1366万元,新建升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7个、农村老年人照料中心4个。五是基层治理持续巩固。启动城乡公交客运综合服务一体化建设,落实社区“大党委”共建体系,城区142个无物业、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小区实现“红色物业”全覆盖。持续加强县乡村三级金融风险联防体系建设,高标准推进政法领域教育整顿,深入开展雷火2021”盗骗、护百姓钱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一村一辅、一格一辅全面铺开。

各位代表,2021年总体上看,做到了十四五开局精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低位运行。从全市来看,北三县的赤壁、咸安、嘉鱼,GDP今年分别可达到510亿、400亿、308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可达到20亿、14亿、13亿;南三县的通城、崇阳,GDP今年分别可达到177亿、168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可达到8.6亿、8.1亿,而我县今年GDP155.5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亿,差距二是项目投资支撑不足,落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偏少,项目开工后形成实物工程量不足,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三是工业短板突出,支撑县域发展的工业项目不多,县域经济结构不优,财政增收压力较大。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着力解决。

二、202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我县由全面小康阔步迈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转折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根据县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202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15%,税收占比进一步优化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省市下达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2022年的工作:

一、聚焦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引擎。

确保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个以上,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确保争取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预算内投资项目等资金不低于应得份额。新增助企贷款15亿元,争取政策性资金3亿元,保障项目企业融资需求。确保年度开工项目100个以上、建成50个以上、完成投资140亿元以上。主攻9个百亿重大项目,力争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咸九高速完成50%货币工程量,南林工业园一期满园生产。

二、聚焦产业强县,补强发展短板。

工业。主攻园区提升,加快推进南林工业园工业路和县开发区富水路等路网工程建设,着力优化路网结构、加速地块开发利用;完善南林工业园一期供电路网、给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启动二期平基工程,持续提升园区承载力。主攻集群壮大,力争新签约工业项目60个以上,新开工建设工业项目30个以上,建成投产工业项目10个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以上。主攻实体培育,积极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空间广、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做大规模、做优效益、做长链条加快推动企业技改,完成工业技改项目15个、投资28亿元

农业。坚决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守住43.6万亩耕地红线和32.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稳定水稻、玉米、油菜等粮油作物生产规模,完成粮食应急储备补短板项目建设,确保县级储备粮规模达到1400万斤以上。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农田5000亩。提升产业规模效益,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新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专业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10家。

旅游加快多业态项目开发,推进九宫山旅游二期、富水湖旅游综合开发、冷水坪红色旅游、太平山森林康养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加大“通山名吃”旅游特色产品开发力度,推动休闲娱乐、酒店住宿、特色餐饮等生活服务业提质发展,把消费留在通山,让群众增加收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启动咸九高速九宫山互通建设,推动富水湖月山大桥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改扩建九宫山风景区自来水厂,新修改造旅游公厕10座,增设生态停车5000个、自驾车露营地3处,不断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整体水平。

商贸服务业。加大对新型消费热点的培育, 在消费产品个性化、多样化上下功夫,多层次、多渠道激发新的消费热点。继续抢抓商贸企业成长工程加大限上企业培育力度加快电子商务与实体商业融合发展鼓励传统商贸企业借鉴电商经营模式,建立新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经营体系。加大外贸企业出口业绩、参加会展等方面奖励力度,促进壮大我县外向型经济发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企业为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服务,增加外贸进出口企业数量。

三、聚焦城乡建设,推进全域发展。

强化城区功能,加快推进城区供水改造二期、城市防洪排涝、地下综合管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工程,改造老农机公司等16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建4个停车场,建成2座公共充电站。完善城区路网,启动井湾中路、滨河路延伸线等市政道路建设,建成花园二桥。扮靓城区环境,全面启动人民公园建设,同步建设一批口袋公园、景观节点,新增绿地3.9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9.4%持续推进擦亮小城镇行动着力强功能、提品质、促发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00公里,改造公路危桥20座,如期完成三年消危任务。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发挥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泉港隐水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冷水坪31个整治村建设,打造功能完善、美丽宜居的现代新农村。

四、聚焦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加快推进国有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把各类沉睡资源、资产转化惠企利民的发展资本,做大做强做实城发集团,支持交投、绿投、建工集团、水电公司、民爆公司等国有企业发展壮大。持续深化“放管服”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域通办”,力争压减审批环节75%以上,减少跑动次数80%以上严格落实税收减免、社保降费等各项惠企政策,总体降负不低于1亿元。

五、聚焦社会事业,增强民生福祉。

实施教育优先。加快推进实验小学、迎宾路小学改扩建及通羊一小搬迁,建成九宫山镇、南林桥镇中心幼儿园及通羊六小,新增义务教育段学位2000个以上。启动高中学校扩容提质工程,持续扩大高中招生规模,让更多学生考上更好的大学。提升教育软实力,稳步提高教师待遇,把优者从教、教者从优落实到实处。落实五项管理双减政策,减轻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繁荣文体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中环文化旅游城、县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扶持特色乡土文艺精品创作,让群众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加强文物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积极推进传承实践基地建设,探索文博创意产品开发,增强文化含金量;坚持群众体育为先,完善一批群众健身场地和设施,创建一批全民健身示范乡、示范村。

建设健康通山。毫不放松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压实四方责任,穷尽见底排查重点人员,强化重点场所、重点物品管控,织密外防输入防控网;持续开展疫苗接种,全面构建免疫屏障。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完成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二期项目,让群众就医更加便捷。落实全面放开三胎政策以及配套支持措施。

加强社会保障。实施就业增收计划,大力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服务活动,狠抓职业技能培训,新增城镇就业4900人;加大欠薪案件查处力度,让劳动人民劳有所得。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提高城乡低保、五保补助标准,实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康复服务救助工程,让关怀更有温度、困难群众更有尊严。推进医疗机构就医费用跨省结算,切实解决参保群众垫资、跑腿、报销周期长问题;完善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切实维护基金安全。启动特困供养机构改造提升三年行动,建成厦铺福利院,打造南林福利院黄沙福利院8所特困服务机构。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运营居家养老试点辐射式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加大农村三留守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力度,落实孤儿助学工程明天计划,建成投用未成年保护中心。

深化社会治理。加快推进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持续加大基层警力下沉巡逻力度,推进雪亮工程向实战应用,提高群众安全感;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和预防电信诈骗、套路贷等违法犯罪,让黑恶势力无处藏身。推进县乡村网格管理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战化应用,乡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完成县矛盾调解中心标准化建设,持续加大矛盾排查、问题化解和非访治理力度,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大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推动一村(格)一辅警务治理模式、三治两无工作室全覆盖。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坚决守住金融风险底线。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开展强执法防事故行动,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四个最严要求,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
  • |
./t20211124_2439674_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