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林业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2-11-25 字体:【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县林业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秀美新通山” 的战略目标,夯实绿色生态本底,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高质量发展。现将2022年来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聚焦改革发展,建立健全林长制体系。一是健全林长责任体系。按照应建尽建、全域覆盖原则,印发文件明确了县、乡、村三级林长和林长制联系单位职责和责任区域,各级林长职能得到有效衔接,各联系部门协作配合,形成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共配置县级林长37人,乡级林长188人,村级林长735人。二是推动林长巡林履职。明确县乡村三级林长巡林频率,印发《林长巡林履职提示单》,围绕解决森林资源管护、林业生产和林业改革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次巡林明确一个主题,一次林长推进会集中研究当前亟待解决的重难点问题。截至目前,县级林长完成巡林74人次,乡级林长完成巡林1098人次,村级林长完成巡林8856人次。督导完成2021年124个森林督查及41个打击毁林行动问题图斑查处整改、销号清零。三是广泛开展林长制宣传。县总林长陈洪豪、刘子恒高质量建设示范林两块435亩,县副总林长王良永、王定明建设示范林两块420亩,其他县级林长、乡级林长示范林筹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同时充分发挥报刊、网络、微信、宣传栏等平台,宣传林长制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社会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共印发林长制工作简报11期;在云上通山、咸宁日报等报刊媒体刊发宣传文章11篇;树立县、乡、村三级林长责任公示牌241块。

(二)聚焦扩绿提质,科学推进国土绿化。一是科学开展造林绿化行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可造林地适宜性评估工作,科学落实造林绿化空间,启动实施天然林保护与营造林工程、造林补贴项目,全县完成人工造林4.2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退化林修复2.2万亩、桂花造林0.2万亩。完成林木种苗培育3400亩,预计产苗量2468万株。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参加义务植树人数28万人,完成义务植树100万株。二是统筹推进城乡绿化。支持通山县城做大做强做美。对受雪灾影响的城区公共绿化部分,完成补植10公分以上大规格苗木200株,容器苗5万株。完成南林桥镇高桥村农业综合开发现场会基地、杭瑞高速山口互通绿化质量提升工程除草、整地、清杂等工作,栽植桂花1614株、塔柏4100棵、栾木51株。结合乡村振兴、国土综合整治实施隐水村、大竹村等乡村绿化,隐水村完成土方量245立方,大竹村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编制。三是提升门户绿化质量。科学制定《通山县省界门户绿化实施方案》,突出抓好洪港贾家源省界门户绿化提档升级,提升绿化档次和通山对外形象,完成省界门户绿化2000亩。完成九管会船埠到中港通道绿化52.7亩、九宫山游客中心入口道路景观绿化800米。

(三)聚焦底线思维,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一是严格林木林地管理。分解下达2022年林木采伐限额,执行“三严一控制”管理制度,办理林木采伐许可56起,林木采伐蓄积4317.6立方米。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办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许可21宗24.08公顷,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195万元。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回头看”问题排查,整合优化后自然保护地总面积为40185.42公顷,现上报省林业局待审。2022年省局下发森林督查图斑546个,目前已完成自查工作。主动服务项目建设,组织协调咸九高速、南林工业园、通山大道项目苗木清点、林权纠纷工作,向上申请追加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等12个重点项目使用林地指标759.62公顷。审核审批咸九高速三个标段前期临时用地许可7.8732公顷。二是森林防灾减灾工作取得实效。完成政策性森林保险投保116万亩,保险金额87014万元。探索开展全县油茶产业特色保险,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风险的能力。完成松材线虫病疫木清理11053株2091吨,完成松褐天牛化学防治8000亩,悬挂诱捕器300套。疫点乡镇设置松材线虫病监测样地9个样株900株,每月开展动态监测记录。全县上半年共发生病虫害面积3.59万亩,均得到有效控制,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四率”达标。加强森林防火宣传、野外火源管控和火灾隐患排查,强化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加强基层森林防火队伍建设,落实村级专职防火员240人、生态护林员3060人,形成相连互通的护林网络。完成编制《通山县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实施方案(2022-2025)》,2023年开始实施。北山林场“空天地人”四位一体监测体系初步建成,有效提升森林防灭火信息化建设水平。组织6个专班开展专项督查,压实村级林长和护林员责任,全力保障森林资源安全。三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利用世界湿地日、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节点,联合市场监管局、森林警察大队等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出动宣传车10台次、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份、悬挂横幅20条。开展“清风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和收容救护工作,共行政立案2起,收缴野生动物1只、野生植物2株,收容救护白鹇、猫头鹰等28只。倍加呵护珍稀濒危植物,完成“永瓣藤、榧树”种群资源调查,建成“永瓣藤”原生地保护示范基地1个。在大幕山设立5个监测点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望江岭湿地公园新建观鸟监测点1个。四是严格依法治林。深入开展非煤矿山综合整治,实施生态修复和治理面积21.6亩,栽植桂花等苗木6000株。受理各类林权纠纷信函9起。其中6起林权调处案件,已调结5起。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全力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共受理各类涉林案件75起,查处73起,督促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452亩。

(四)聚焦产业发展,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一是向上争资争项。抢抓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契机,早谋划、早衔接、勤汇报,在项目争引上实现新的突破。目前鄂东幕阜山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草局批复实施,下达我市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354万元,涉及通山、崇阳两县。同时积极向上争资引项,现省市财政已下达林业改革发展、生态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资金6908万元。二是培育林特产业资源。科学编制《通山县楠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通山县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拟出台激励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持续发展绿色产业。完成各类经济苗木栽植200余万株,其中油茶130万株,桔橙、枇杷、猕猴桃等果树苗木70余万株。完成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1.5万亩。完成大幕山笋竹林示范基地建设500亩,实施楠竹林抚育管理1万亩。三是推进产业富民。与岳阳林纸股份有限公司洽谈合作,开发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对接碳汇金融服务,推广“碳汇贷”等碳融资工具,县农商行成功发放林业碳汇质押贷款,授信额度为100万元,支持林业产业提档升级。同时依托林场生态资源优势,大幕山林场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建设杜鹃园、樱花园、竹海等旅游景点;北山林场积极与周边竹林风生态有限公司合作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产业,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林;引导和鼓励国有林场开展林下套间种植,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大幕山林场新种植黄精200亩、黄金尖林场种植黄精40亩、红花油茶40亩。

(五)聚焦实践活动,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一是统筹安排部署推进。全县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启动后,结合林业具体实际,第一时间组织林业党员干部传达学习,研究制定全局实践活动方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丰富活动载体,5月30日召开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议,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实践活动有序开展。二是深入基层精准服务。按照党组成员开展“5+1”必联活动,其他机关党员干部参照开展“三必联”活动要求,全局党员干部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联系点实地走访、调研座谈,及时梳理“三个清单”,精准实施纾困帮扶举措,解决群众所思所忧所盼问题。目前结合工作职能党员干部下沉一线162人次,形成问题清单47个、任务清单47个、效果清单24个,已解决问题20个。林管局党员干部结合活动开展“屋场连心会”、“村湾夜语”和“吃连心饭”等12场次,开展志愿服务36人次,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32件。三是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落实党组会“首个议题”,中心组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12次。印发《县林业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2022年度任务安排》,明确党组成员和相关股室单位责任内容和履责要求,3次研究从严治党工作。落实“三个必谈”要求,党组成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谈话提醒27人次。同时按照县纪委反馈问题线索,精准运用“四种形态”,从快从严查处,精准监督执纪。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机关运转压力大。近年来林业局机关运转状况有所好转,但仍未破解资金瓶颈,特别是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上级安排的专项工作日益增多,如外来物种普查、森林湿地调查监测、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国土空间规划可造林地适宜性评估等工作,不同阶段工作都需大量人力深入一线实施,所需工作经费达数百万元,而依靠林业自身无力解决,影响工作推进进程。

二是资源管护压力大。县域经济发展项目使用林地逐年上升,且一些重点项目因急于上马,导致未批先占林地的发生。有的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擅自使用林地建猪厂、修建种养殖产业路、生产道路,造成了毁林占地的发生。

三、下半年工作

下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我局将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标,强化责任分工,抓好跟踪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县域经济考核指标争先进位。2022年度林业指标任务为森林覆盖率提高0.24%、森林蓄积量增长2.83%。对接市定考核指标任务,明确目标与责任,积极做好森林督查和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更新工作,对全县83个样地监测点认真组织开展调查,精准统计汇总外业调查数据,并积极与省、市林业部门对接联系,跟踪数据和分析,确保考核指标争先进位。

二、精准开展造林绿化。坚持以国家工程造林为重点,组织实施好冬春造林绿化及省界门户绿化工作,带动面上造林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面开展。与省市做好下半年油茶新造林、低产低效林改造项目对接工作,引导林场开展油茶林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加大宣传发动,发挥油茶产业示范效应,持续抓好油茶企业品牌创建,全力完成油茶发展建设任务。同时持续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完成创建省级森林城城镇1个、省级森林乡村3个。

三是高质量推进“双重”项目实施。市林业局下达计划任务后,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有力推进项目建设,结合实际编制年度项目作业设计,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尽快完成项目报批工作。并及时组织项目招投标,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并及时在国家重大项目库进行调度。完成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等建设任务,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筑牢秀美通山生态根基。

四是着力发展林业产业。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中国桂花城的工作部署,统筹协调各部门、各乡镇力量,完成桂花城各项建设工作,建设1条长1公里以上桂花路,结合乡村振兴做好桂花小镇的规划实施。探索“两山”理念转化路径,向上争取“两山”创建资金,因地制宜发展林特产业基地,培育1家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五是主动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服务咸九高速、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黄荆口水库、通山大道、光伏新能源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与省市局对接争取使用林地指标,及时完成重点项目使用林地申报工作。

六是加强生态保护。推行林长制体系全面见效,加强巡林工作监管,加强森林督查等问题整改销号。建立健全林长制考核评价体系,落实落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加大生态保护宣传力度,加强古树名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杜绝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抓实松材线虫病疫木清理和防治工作。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持续推进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夯实防火基础,有效预防森林火灾发生。同时严格林木采伐管理和征占用林地的审核审批,加大对涉林违法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全力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