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媒体记者 唐成 徐涵 邓阳)连日来,通山县出现极端高温天气,且持续在38℃以上,各乡镇均出现旱情,我县积极采取防控措施,确保最大限度降低农作物损失。
8月18日,在通山县南林桥镇湄溪村乡林合作社再生稻种植基地里,收割机、农用运输车来往穿梭,将颗粒饱满、黄澄澄的稻谷尽收其中,“一种两收”再生稻的头茬成熟,让合作社负责人陈卫星兴奋不已。眼下,200余亩再生稻相继开镰收割,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收获景象。
据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再生稻耐高温,产量高,从目前测产情况来看,这里的再生稻头茬亩产最少能收获1400斤,较去年亩产1200斤每亩增加了200斤,总产量30万斤左右。目前乡林合作社种植面积500余亩,带动当地100余户农户增收。此外,由于此次收割较早,留茬较短,二茬产量预计能达500斤以上。真正实现了一种两收,亩产吨粮!
陈卫星
通山县乡林种植专业合作社
我们合作社的产量今年再生稻的头季产量,亩产一千四百多斤,大旱之年,农业局技术指导,抗旱物资能够及时给我们这些合作社指导,来抽水,水泵水管,电线之类的,联合电力部门及时给我们抽水灌溉,能够保持到我们的产量,再生稻的头季没受到早灾的影响。
今年来,在极端高温和重度干旱的双重压力情况下,县农业农村局组织12只抗早技术指导小分队分赴各乡镇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根据作物种类,苗情旱情,及时浇水灌溉提高土壤墒情,采取杂草、秸秆覆盖,松土、培土措施等增强作物抗旱能力,确保了再生稻重旱之年获丰收。